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三洞修真,道苑遗泽:深切缅怀王卡老师-崇玄馆

发布时间:2017-03-19编辑:admin阅读:499

    三洞修真,道苑遗泽:深切缅怀王卡老师-崇玄馆

    十多天了,我们始终不能接受这个事实,那就是敬爱的王老师已经辞别红尘,乘鹤而去了。英灵早逝,讣闻传来,学界震惊优姿婷,难掩殇痛虾滑的做法,高原草木亦为之含悲。王老师功德圆满,在林芝归真大道,魂归故里苍狼黑道,长眠在青城山下,用的他一生践行着学术生命的修炼和超越,他多年来纂修三洞经藏,精研玄门哲理,在道教文献、道教哲学和历史方面的研究贡献多商网,引领了当代道教研究的学术方向,尤其是他近年来对敦煌道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,更是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道学财富。

    王老师于我有教诲之恩。多年来蒙师不弃,我得以亲近和问学于门下,受教良多。感念师恩之厚西安杀戮,回忆我与王老师结缘的点点滴滴,如影片般再次重演,恍然如昨。我与王老师最近一次的相见,是在今春的四月,4月22日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应樊光春老师和刘世天道长的邀请,王老师和尹师母不辞旅途劳顿,来到陕西紫阳参加中国道协《道教史》编写大纲的研讨会,会上王老师在道教起源问题讨论中,提出道教史撰写应从老子开始的观点,取得与会道学同仁的共鸣,打破了旧有的道教史编写范式,为《道教史》的编写模式提供了理论的支持。会议考察期间,王老师十分关注紫阳和南宗道教的发展,对陕西道教学术的前景寄予厚望。4月25日,在参加完文龙的博士后出站答辩后,应闻道学社的邀请,王老师当晚在西安城隍庙做了一场《敦煌道经》的讲座,分享了他多年来致力的敦煌道教文献的研究成果,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,深感荣幸。然而春华易逝邱正宏 ,未料长安一别天域神座,竟是永诀迟子建散文!

    哲人其萎,音容宛在。犹忆川大读书时,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,我的导师朱越利先生就让我就相关的研究问题向王老师请教。朱老师说,“王卡老师是当代研究道教的权威专家地球ol小说,作为汤门再传弟子,也是你的师叔,你要多向王老师请教。林杰妮”从此我得以亲近王老师,时常请益小莫的私房歌,每当在学术会议相见,私下里都能得以聆听教诲,平日诸多疑惑经王老师的细心指点,皆有拨云见日、柳暗花明之感。2010年我从四川大学宗教所顺利毕业,后来我得知王老师在我的论文评议给予充分肯定,让我增添了许多的信心。此后两年我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少年赌神国语,在桂子山、晴川阁和九宫山,都留下了许多与王老师一起游览过的珍贵记忆。
    2012年我到长安大学工作,与王老师的两位得意门生文龙兄、张方兄相遇古城西安,共同研究探讨学术,而王老师也由此更为关注陕西道教研究的进展,多次来西安参会和调研重生左唯,问道骊山、访道终南,都留下王老师云游的足迹,我们有幸相伴请教,深受教诲。往事如昨,历历在目辽东钉子户,而如今这一切却都再也不能够了,痛哉惜哉,往日不可追,来日长缅怀。

    夜已深沉白曼巴,仰望窗外星光点点,我在想,敬爱的王老师,一定化为了夜空中那一颗最亮的星星大皇女,依然在眷顾着红尘中的我们,引领我们的学问之道,佑护后学的道业精进。挽曰:
    雪域升遐,与天地精神往来;
    尘外仙游,共造化阴阳合一。
    太虚御风,乘鹤上三天六气;
    大罗归真,仙泽遗玄门红尘单麒汶青。
    2017/7/27于长安崇业坊追思

关键字